[來源:造價二部][作者:李春華][時間:2012年11月]
古都西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神秘城市。為何建都最長?著名的兵馬俑要眼見為實了,華清池的豪華景致到底是什么樣的?帶著諸多疑問我們幾十人浩浩蕩蕩奔向了這座古城。
下火車的時候正是清晨,天灰蒙蒙的不算太晴朗,還有縷縷寒風撲面,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我們旅游的熱情。早點品的是西安的特色小吃:肉夾饃和粉絲湯,美味被我們一行狼吞虎咽的消滅后,大家就迫不及待的走進了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這里上起遠古人類初起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到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各類器物,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底蘊。導游給我們介紹說: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館存文物數量之多,種類齊全、價值之高,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比較出名的。我開始還不太在意,一游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等等,精致的讓人感嘆不已。短短的一個上午參觀完博物館,走馬觀花一般,我真覺得沒有看夠。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這里得到了體現,比如簡單的一個遮陽傘架就做的讓我們現代人都覺得遜色,我們的祖先是多么的睿智和偉大啊!下午,我們登上了古城墻。城墻的墻高12米,低寬18米,頂寬15米,圍繞著四周的總長度11.9公里。有四座城門,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現有城墻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墻建筑。箭樓與正樓之間甕城是專門對付攻入的敵人。如果敵人攻破第一道門進入甕城,守城的士兵,就能在有效的射程內把敵人射死。站在城樓上思緒萬千,古代士兵奮勇殺敵的場面又瀝瀝在目。經過多次修繕的古城墻,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第二天,我們游了秦始皇陵和華清池。在美麗的驪山腳下,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筑時間長達38年。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民老楊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馬俑坑,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一號坑。好一個氣勢磅礴的大軍陣!個個披堅執銳,軍容嚴整,讓人恍惚覺得突然回到了喊殺震天、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細觀每個人的臉部還神態各異,真是鬼斧神工之作,確實反映了秦朝帝王的奢侈。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及博物館,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可是據說我們現在開發的秦始皇陵還不到整個陵的三分之一大。難怪前法國總統要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看完兵馬俑我們又到了華清池。華清池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勝地。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過行宮別苑,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圣地。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多次到此沐浴賞景。可是我們看華清池,早已物是人非,只能想象一下白居易寫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美景了。出了華清池,我們便踏上了歸程之路。
這次西安之行,是公司領導對員工們關懷的一種福利行為,和公司的領導及同事們一起出游,公司安排的井井有條又舒適周到,讓我們吃的舒心,住的順心,游的更是開心!可惜游程時間安排的太緊,連著名的老孫家羊肉泡饃也沒有機會飽嘴福~~回顧在西安的短短兩天,我依然心滿意足的感嘆不虛此行,收獲頗豐,再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