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造價二部][作者:田曼麗][時間:2012年10月]
今年秋天,我開始每天中午往親戚家里跑,蹭一頓午飯,所工作的地方和她住的地方,相隔有一段距離,具體有多遠沒有丈量過;只做了時間的計算,大概需20分鐘的路程。
因這里是山城,道路是起伏不平,要爬坡要下坡。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都要走一個很長但不是很陡的坡,爬完長坡再走下坡就到了。
路不是很寬,但很干凈也很寧靜,路的兩旁整齊的長著一排樟樹,不知多少顆,沒有數過,樹與樹之間距離大約是相等的,畢竟不是野生的,人為栽種的,估計當初栽樹時園林師傅還是丈量過的,所以今天的這些樟樹才顯得整齊劃一。
樹枝不是很粗,直徑和現在城里人吃飯的碗口差不多,但樹葉茂盛、綠蔥蔥的,在路的上空兩邊的樟樹葉差不多2尺遠就交織在一起了。秋高氣爽的季節,走在路上時,不時飄飄灑灑有樟樹葉落下,被輕風一吹,樹葉就在路面翻滾著,發出沙沙的聲音,我以前沒有在意樟樹為什么總讓人看到的是綠色的,這回總算弄明白了:為什么此時能看見落葉呢,原來它也不能逃脫新陳代謝的規律,所不同的是樟樹懂得掩飾自己的,為了怕世人看見樹葉凋零,露出赤裸裸的樹桿,它硬是將枯萎的樹葉苦苦的熬到來年的春天,讓自己長出新生的樹葉后,所以樟樹總是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永遠是綠色的。
道路邊有一道圍墻很長,這條路有多長,圍墻就有多長。圍墻高大約
在一個靜的環境里,很多事或想或不想,所以下班時也喜歡走這條路,也是因為靜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