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造價二部][作者:鮑秀瓊][時間:2012年2月]
不經意間看到一個故事:講到XX公司招聘了一位在學校表現非常優秀且聰慧的新人,進入公司后學的也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練,過了一段時間她困惑了“為什么總是讓我做些瑣碎的事情,我的能力不僅僅能做這些,還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半年以后,這位新人第一次提出辭職,問起辭職的原因,她直言:本科四年,功課優秀,工作后,每天處理的都是些瑣碎的事情,沒有成就感。領導又問她:你覺得在你現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沒有意義、最費時費力的工作是什么?她答到:幫您貼發票,然后到財務去走流程。領導又問:通過這件事兒,你總結出了一些什么信息?她答到:貼發票就是貼發票,只要財務上不出錯就行了,能有什么信息?領導說,我跟你講講當年我的做法吧:當年我有一項工作,就是跟你現在做的一樣,幫上司報銷票據,這個工作就像你說的,把票據貼好,然后完成財務上的流程。但是我建立了一個表格,將上司所有在我這里報銷的數據按照時間、數額、消費場所、聯系人、電話等等記錄下來。起初建立這個表格的目的只是想在財務上有據可循,同時上司有情況來詢問時候,我有準確的數據告訴他。但是漸漸的我發現了一些上司在商務活動中的規律,比如,哪一類的商務活動,經常在什么樣的場合,費用大概是多少,公共關系的常規和非常規的處理方式等。通過這樣的一份數據統計,當上司布置工作給我的時候,我會處理的很妥貼,有一些信息是他沒有告訴我的,我也能及時準確的處理。他問我為什么,我告訴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來源。基于這種良性積累,上司越來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一種信任和默契就此產生。于是領導跟她直言:我覺得你最大的問題,是你沒有用心,在看似簡單不動腦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沒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覺得自己沒有進步。又堅持了3個月,她還是辭職了。后來聽說一年內換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堅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說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很苦惱。后來跟以前的領導說: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了。
是呀,在職業生涯的最初幾年時間里,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是否學會了用最快的時間接受新的事物,發現新事物的內在規律,用最短時間掌握這些規律并且處理好它們,當你具備了這些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表現出你的踏實、聰明和細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就會提供到你面前,當你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去接觸那些沒有接觸過的工作的時候,你就有了比別人更多的學習機會。也就是這幾年的經歷,為以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就是一些簡單的工作隱約的成為以后發展的分水嶺。
如果想向前邁進,不要覺得自己大才小用了,也不要去計較,更不要去嫉妒,請用心去做吧。如果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請不要惦記著上帝的恩惠,可以再多一些努力,無論邁開的步伐是大還是小至少是keep moving,踏踏風浪也許可以摸索到更多的精彩,想多了只會中傷美麗的心愿,輕輕彈掉雜念的塵土一切還是美好的。